• <rt id="ywiqy"></rt>
  • 首頁> 人物

    追求足球凈土的文青校長

    作者:陳維松 責編:曹洋時間:2022-03-07

    “一群傻小子,一個老瘋子;一段了不去的情,一生追不完的夢。”這是2016年元旦黑龍江齊齊哈爾鐵鋒區(qū)扎龍中心學校校長李全微信朋友圈的一句話。

    畢業(yè)于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的李全,是個愛寫詩的文藝青年。他筆下的一群傻小子,是學校足球隊的隊員們;那個老瘋子,則是他自己。

    李全自幼酷愛足球,從高中到大學是校足球隊和中文系足球隊隊員,上班后還加入了齊齊哈爾的一支業(yè)余足球俱樂部。

    2004年李全來到扎龍中心學校任教時,見識了這里的彪悍民風。學校所在的扎龍在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曾是匪窩,村民至今多為匪窩后裔,經(jīng)常發(fā)生群毆,很多村民進過監(jiān)獄。

    作為特殊村落的特殊學校,扎龍中心學校的絕大多數(shù)孩子都是單親家庭的子女和留守兒童。他們?nèi)鄙賽酆团惆椋芏嗪⒆勇裣铝俗员暗姆N子,逃課輟學是常事。

    2007年,時任校長因故離職。區(qū)教育局通知30多所學校副職參與競聘,結(jié)果沒人報名。因為當?shù)厝硕贾溃瑢W校太破、人太難管。

    最終,教育局長來學校開現(xiàn)場會,希望能從本校推選出一名校長。結(jié)果李全被全校教師推選,成為唯一一位民選校長,一直做到今天。

    接手校長職位的李全,時年27歲。大任當前,考驗接踵而至。2008年的汶川地震,將學校陳舊的校舍直接震成了危房,課堂不得不搬進了養(yǎng)雞戶的雞窩,隨后搬進了舊校舍前臨時搭建的兩排板房。

    李全還記得第一天去雞窩教室上課時,地上的雞糞有三厘米厚。他帶著老師,一鐵鍬一鐵锨地刮起運走。冬天室內(nèi)用爐子取暖,雞糞味又會重新冒出來。“開窗很冷,關(guān)窗又熏得人不敢吸氣兒。”

    因為板房教室的取暖問題,李全曾被學生指著鼻子罵。從此他形成了每天第一個到校的習慣,6點到校生爐子,保證7點到校的孩子們走進暖和的教室。

    今天的扎龍中心學校是一所鄉(xiāng)村九年一貫制學校,由一所鄉(xiāng)村小學和中學合并而成,也是全國唯一一所中小學都開設(shè)滿語課的學校。

    學校的合并始于2009年,李全建立校足球隊也是這一年。“面對大量有輟學傾向的學生,我所采取的應(yīng)對措施,是通過足球把孩子們留在校園里。”

    那時候,李全經(jīng)常去網(wǎng)吧門口堵學生,堵一個算一個,堵住就拉回學校。“我跟孩子們說的是,回去陪我踢球去。”最終,不同年級的二三十個幾乎成為小混混的輟學邊緣孩子,組成了一支足球隊。

    最開始學校沒有足球場,甚至沒有足球。校園里只有一片廢棄的花壇和籃球場,晴天一身泥,摔跤一腿血。沒有足球的他們,最開始踢的是籃球。

    從學校邊上撿的一個黑色的籃球,四個板凳充當?shù)那蜷T,一塊泥地……“沒有技術(shù),沒有戰(zhàn)術(shù),我們開始踢的就是純野球。”

    當孩子們開始厭煩踢這種沒有技術(shù)含量的野球后,李全上網(wǎng)找各種訓練方法和技術(shù)動作資料,自學后再教孩子們。后來他發(fā)現(xiàn)有些動作自己學不好,就讓孩子們直接看,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大多數(shù)孩子學得比他又快又好。

    李全說:“在教與學的過程中,孩子們越來越成熟,也越來越團結(jié)。平時他們臉上很少有笑容,在訓練場上卻常能聽見笑聲。我發(fā)現(xiàn)孩子們在慢慢改變,不打架、不去網(wǎng)吧,他們都留在了足球場上。”

    校園足球運動和滿語教學,是扎龍中心學校的兩大特色。海東青是滿族的圖騰,也是學校的足球隊隊名。

    從2012年起,海東青隊開始參加齊齊哈爾的校園足球賽。當年拿下小學組冠軍的海東青隊從此一發(fā)不可收拾。

    幾年下來,球隊獲得一個全國第三、兩個全國八強、一個東北地區(qū)冠軍、十四個黑龍江省冠軍的成績,是黑龍江省唯一一所中小學和男女組都獲得冠軍的球隊,實現(xiàn)了黑龍江省校園足球的大滿貫。

    欣喜之中有代價。李全說:“90%的孩子生活在不健全或者名存實亡的家庭,生活費都困難,更別說出去參加比賽的交通、服裝、食宿等費用。這些都是我一個人墊付。”

    校隊開支一年至少需要花費十萬元,最費的是球鞋。為了球隊參賽,多年下來李全欠下了六七十萬元的外債。“也是因為這事兒,當年前妻跟我離了婚。”

    2016年,因為校園足球成績的有目共睹,在雞舍和板房里熬過八年的扎龍中心學校終迎喜訊。黑龍江省教育廳撥付2600萬薄弱學校改善資金給扎龍中心學校,重新規(guī)劃土地用于建設(shè)新校舍。

    2018年11月,4000平方米的主教學樓,2060平方米的食堂和宿舍樓,1380平方米的藝體樓及7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十一人制足球場均投入使用。

    “以前幾年也上不了一個高中,現(xiàn)在學校里練足球的孩子一年有十幾個保送高中。我們出去的孩子,高中畢業(yè)前都是國家一級運動員。”李全說,足球特長生的政策給了這些孩子出路。

    2020年,從扎龍中心學校保送到中學的七個踢球的孩子中有六個考上了大學。李全說:“我只想給他們一片真正屬于足球的凈土。希望他們都能去上大學,走職業(yè)球員的道路其實不適合他們。”

    李全說,當了13年校長,好學生對自己沒太多感情,因為自己不用下功夫花精力去教育他們。“我對問題少年們花的時間和精力更多,所以他們更喜歡我。他們進步最大,我的成就感也最大。”

    “在我們學校,最臟最累的苦活都是足球隊的孩子們干,最有禮貌最懂事的也是這些孩子。我對他們的要求就是不抽煙、不自私、無惡心,做人做事必須有底線。”李全說。

    因為是校長,每年學校除夕夜的值宿都是李全。這一天,學校出去的所有踢足球的孩子都會聚到學校,跟他一起踢球到凌晨,迎接新年。

    在李全看來,沒有什么教育可以比體育教育更直接、更牢固地塑造或改造一個孩子的靈魂。“我要讓孩子們在運動過程中去感悟生活、享受生活、創(chuàng)造未來的新生活。”

    深耕足球教育多年的李全獲得了不少社會榮譽。黑龍江省優(yōu)秀教練員、省教育先進工作者、省五四青年獎?wù)芦@得者和蔡崇信公益基金會“以體樹人”杰出校長候選人……

    為更好地發(fā)揮體育的教育功能,蔡崇信公益基金會每年在全國范圍內(nèi)選拔出10名優(yōu)秀的“體育校長”代表,為他們提供總計50萬元的支持。其中,10萬元資助給個人、10萬元用于交流培訓、30萬元作為體育教育基金用于所在學校,助力入選校長持續(xù)提升領(lǐng)導力和影響力。目前,第二屆評選正在進行中。

    “荒涼里銘刻著奢華的記憶,沉寂中流淌著往昔的喧囂。曾經(jīng)用汗水和淚水攪拌出所謂的希望,只為能逃離眼前的質(zhì)樸和平凡。如今靜靜地佇立在你的面前,才發(fā)現(xiàn)這里永遠都是夢的源泉。”

    幾天前回到學校舊址板房里的李全,意外地看到一塊黑板上2017年初三畢業(yè)班學生們的簽名。那是在板房里上課的最后一屆畢業(yè)生。感慨萬千的李全,在朋友圈里寫下了上面一段話。(文/攝 陳維松 中國故事工作室出品)

    1  2  3  4  5  6  7  8  9  10  11  12  13  14  15  16  17  18  19  >  


    文章來源:中國網(wǎng)